您好,歡迎來到北京雪迪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股票代碼
002658
11月初,來自清華大學等知名高校的教授博士們往上虞跑得更勤了,隨之而來的是杭州灣上虞經開區內增添了許多高科技儀器。一個集監測、溯源、預警、減排、防控于一體的“精細化工園區大氣污染全過程控制與技術集成示范項目”正在當地生態環境部門的配合下緊鑼密鼓的展開。
這是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資助下,由浙江工業大學牽頭,聯合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浙江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北京雪迪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雪迪龍”)等13家高校、科研機構、高新技術企業與杭州灣上虞經開區合作開展的一個科研項目。共153人的項目團隊中,包含了46名博士、39名碩士。雪迪龍大氣監測技術研究部、色譜室等多個部門的10余名工作人員參與了此次項目,助力園區大氣污染在線監測、排放清單、數值模擬與溯源預警、污染物全流程控制、環境風險評估、生態工業園區等方面的研究。
項目負責人-浙江工業大學陳建孟教授介紹,該項目是面向我國化工園區大氣污染全過程控制的重大科技需求,針對精細化工園區大氣污染控制中監測溯源難、治理成本高、管控效率低等難題開展的關鍵技術研究,在年產值超千億的國家級杭州灣上虞經開區開展應用工程示范具有典型性和很好的推廣價值。
大氣復合污染走航監測車
11月6號,在當地一家公司的廠房頂層,一套利用紅外技術的開放光路設備正在高效運行。電腦屏幕上每7分鐘就顯示出一組統計數據,能及時判斷環境空氣中33種常見污染物的濃度分布情況。通過雪迪龍大氣復合污染走航監測車在園區內的持續“巡航”,可實時監測環境空氣中VOCs的成分以及相應的濃度。如果看到某個監測值突然升高,技術人員能夠立即通過車載地圖顯示的經緯度,準確定位污染源。不僅如此,隨著32個微型空氣質量監測站的投入使用,組成了經開區全覆蓋的環境空氣質量立體監測網。
在這場從點到面的大氣污染防治工程中,建立監測網還只是第一步。陳建孟教授告訴記者,通過數據監測分析,不僅要精準找出污染來源,還要結合經開區的監管平臺,建構一個基于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的一體化智能管控平臺,對經開區實現全天候、全覆蓋的立體化監管與服務,形成大氣污染全過程控制實施方案。
微型空氣質量監測站
項目還配套建立了溶劑替代、液態染料生產、染料噴塔尾氣循環利用以及惡臭氣體生物凈化等9套關鍵技術工藝包。
“打贏藍天保衛戰更有底氣了!”杭州灣綜管辦相關負責人說,大氣空氣質量始終牽動著大家的心,如今政府、高校、科研機構、企業四方聯動,緊密配合,建立集監測、溯源、預警、減排、防控于一體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體系,形成精細化工園區大氣污染全過程控制及環境風險防控的技術規范,為園區大氣污染防治提供科技支撐,有效的提升經開區的大氣污染綜合管控能力,不斷改善區域的環境空氣質量,具有示范意義與推廣價值。
大氣復合污染走航監測車
來源:上虞日報
? 2019 北京雪迪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7777號-1
技術支持:原創先鋒